大众养生网

拔血罐疗法有何作用与风险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拔血罐疗法作为中医传统外治法,一般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祛风散寒、促进代谢、缓解疼痛等作用,但也可能存在皮肤损伤、感染或晕罐等风险。具体效果和安全性需根据个人体质及操作规范决定。

1、活血化瘀

拔血罐通过负压刺激局部皮肤及浅层肌肉,可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有助于消散局部淤血或气滞血瘀引起的肿胀。

2、舒筋通络

该疗法能放松局部肌肉紧张,改善筋膜粘连状态,常用于缓解腰背劳损或运动后肌肉酸痛,对关节活动受限有一定辅助作用。

3、祛风散寒

通过温热效应驱散体内寒湿邪气,对风寒湿邪侵袭引发的关节冷痛、僵硬等症状具有调理作用。

4、促进代谢

负压刺激可增强局部组织细胞活性,加快代谢废物排出,对消除疲劳、改善亚健康状态有帮助。

5、缓解疼痛

通过调节神经末梢敏感度,抑制疼痛信号传导,常用于头痛、颈肩痛等慢性疼痛的辅助治疗。

潜在风险主要包括操作不当导致的皮肤灼伤或水疱形成,体质虚弱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晕罐反应。若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发皮肤感染,凝血功能异常者存在出血不止风险。进行拔血罐治疗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严格掌握留罐时间和负压强度,治疗后注意局部保暖和清洁。皮肤破损、高热患者及孕妇应避免此项治疗,出现异常反应需立即终止操作并就医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