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传染性疾病,但通过规范治疗通常能得到有效控制。其严重性主要与是否及时干预有关,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可获得长期生存。
1、免疫系统受损
艾滋病病毒会攻击人体免疫细胞,导致免疫功能逐渐丧失。未经治疗的患者可能因免疫缺陷引发严重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或恶性肿瘤(如卡波西肉肉瘤),这是疾病晚期的主要致死原因。
2、传播与不可治愈性
该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具有较强传染性。目前尚未研发出根治性药物或疫苗,患者需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片、齐多夫定片、奈韦拉平片等控制病毒复制。
3、治疗后的可控性
早期规范使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依非韦伦片等联合抗病毒治疗,可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下限,患者免疫功能可部分恢复。研究显示规范治疗能使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水平。
确诊后应及时到传染病专科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日常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检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通过规范管理和行为干预,多数患者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