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脾虚湿盛如何治疗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脾虚湿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饮食调理、针灸推拿、运动疗法以及情志调摄等。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严重程度制定,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综合干预。

1、中药治疗

常用方剂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药材多选用白术、茯苓、党参等健脾药物配伍陈皮、砂仁等理气化湿之品。中成药可选择四君子颗粒、健脾丸等,需注意湿热体质者应配伍清热利湿药物。

2、饮食调理

建议采用平补法,每日主食中加入山药、薏米、芡实等健脾食材。避免生冷瓜果、肥甘厚味及乳制品,可适量食用生姜、陈皮等温中化湿的调味料。食疗方可选用茯苓山药粥、赤小豆鲫鱼汤等。

3、针灸推拿

常取足三里、阴陵泉、丰隆等健脾祛湿要穴,配合艾灸中脘、关元等穴位。腹部推拿可采用摩腹法,沿顺时针方向按摩促进脾胃运化,每周2-3次为宜。

4、运动疗法

推荐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导引术,着重练习"调理脾胃须单举"等招式。现代运动可选择快走、瑜伽等适度有氧运动,注意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液,避免湿邪侵袭。

5、情志调摄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伤脾。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等方式疏解压力,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思虑,因中医认为"思伤脾",情绪波动会影响水湿运化。

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调整方案,通常以3个月为1疗程。日常应避免久居潮湿环境,梅雨季节可使用除湿设备。若出现舌苔厚腻、大便粘滞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需注意中药与西药需间隔1小时以上服用,慢性病患者用药前应告知医师正在服用的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