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预防感冒可通过注意保暖、保持卫生、增强体质、避免接触传染源以及调节饮食等方式进行。感冒的发生与受凉、免疫力下降、病毒传播等因素有关,采取正确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1、注意保暖
夏季室内外温差较大,长时间处于空调房或直吹冷风易导致受凉。建议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出入空调房时可适当增减衣物。夜间睡眠时注意腹部、肩颈等部位保暖,可使用薄毯遮盖。
2、保持卫生
勤洗手是切断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需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清洁双手。定期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避免用手直接揉眼睛、抠鼻子,减少病毒接触黏膜的机会。
3、增强体质
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可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但需注意摄入量,过量可能引起胃肠不适。
4、避免接触传染源
感冒高发期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若需前往可佩戴医用口罩。家庭成员患病时需分餐饮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并及时处理分泌物。
5、调节饮食
避免过量食用冰镇饮料、冰淇淋等寒凉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日常可饮用温水,适量食用绿豆汤、冬瓜汤等清热解暑的食疗方。饮食需荤素搭配,保证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
若出现鼻塞、咽痛等感冒症状,建议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通过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患病期间需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需遵医嘱使用药物,不可自行服用抗生素或过量使用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