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听力筛查通过后还需要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吗

刘红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是否需要补充进行,通常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若新生儿通过常规听力筛查但存在高危因素或后续出现异常表现时,可能需遵医嘱进行该项检查。

1、常规情况无需检查

通过标准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在无高危因素且日常对声音反应正常的情况下,通常无需额外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该筛查本身已能反映耳蜗至听觉中枢的基本功能,如对摇铃、拍手等声响存在眨眼、惊跳等明确反应,说明听觉传导通路初步完整。

2、高危因素需复查

早产儿、低体重儿或有家族性耳聋史的婴儿,即使通过初筛,仍建议在3-6月龄期间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这类儿童发生迟发性听力障碍的风险较普通新生儿高3-5倍,该项检查可客观评估听觉神经和脑干功能状态,早期发现隐性听力损失。

3、异常表现时需检查

若婴儿后期出现语言发育迟缓、对呼唤无反应等异常情况,需及时进行该项检查。临床数据显示,约15%的听力障碍患儿在初筛时表现为假阴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能检测出常规筛查无法发现的神经传导异常,有助于排除听神经病等特殊类型耳聋。

日常需密切观察婴儿对声音的反应灵敏度,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由专业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避免延误干预时机。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