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可能引起心悸、心脏功能下降,严重时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或加重原有心脏疾病。其危害性主要取决于早搏类型、发作频率以及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部分患者可能长期无明显影响。
心脏早搏的危害主要包括心脏功能受损、心律失常风险增加和基础疾病加重等方面。若早搏频繁发作,尤其是室性早搏,可能导致心肌细胞长期处于异常电活动状态,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和泵血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左心室扩大或收缩功能下降,这种情况在24小时早搏次数超过总心搏数10%-15%时更为显著。
对于存在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频发早搏可能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发作或心力衰竭。有研究显示,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可能增加4-5倍的心源性猝死风险。此外,持续性的心悸症状会导致焦虑、失眠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形成症状加重的恶性循环。
出现心脏早搏后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风险。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咖啡因摄入和情绪波动,合并器质性病变者需遵医嘱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考虑射频消融治疗。早搏患者应定期复查,特别是伴随胸闷、晕厥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