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患者一般可以通过口服铁剂、静脉补铁、饮食调理、联合治疗等方式改善病情,具体用药需遵医嘱选择。以下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1、口服铁剂
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胶囊、葡萄糖酸亚铁口服液等口服铁剂是首选治疗方案。这类药物可通过胃肠道吸收,直接补充体内缺乏的铁元素,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建议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同时避免与牛奶、浓茶同服。
2、静脉补铁
对于存在消化道疾病或口服不耐受的患者,可选用蔗糖铁注射液、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等静脉铁剂。该方法能快速提高血清铁水平,但需在医疗机构进行输注,需警惕过敏反应和铁过载风险。
3、饮食调理
增加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红肉、血制品等,同时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新鲜果蔬促进铁吸收。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可适量补充,但吸收率相对较低。
4、联合治疗
若合并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需联合应用甲钴胺片、叶酸片等药物。部分中重度贫血患者可能需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5、其他治疗
针对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等原发病因进行治疗,如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控制胃酸,或通过妇科手术纠正异常子宫出血。
患者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避免盲目补铁导致铁沉积。治疗初期可能出现黑便等正常现象,但若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就医。建议在补铁治疗的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长期饮用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