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中毒的症状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铜中毒常见于误服含铜物质或过量摄入,而慢性中毒多与长期职业暴露或代谢异常有关,需及时就医处理。
1、急性铜中毒
短时间内大量铜进入体内会刺激消化道黏膜,引发恶心、呕吐(呕吐物可能呈蓝色)、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溶血现象,表现为血红蛋白尿、黄疸,甚至急性肾衰竭。若铜盐直接接触口腔和食道,可能造成局部灼伤。
2、慢性铜中毒
长期过量铜蓄积可损伤肝脏功能,出现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伴随皮肤色素沉着。神经系统症状包括震颤、共济失调,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尤为明显,可能出现角膜K-F环等特异性体征。
3、其他影响
铜尘接触可能引起眼结膜充血、呼吸道刺激症状。工业接触者可能出现金属烟热,表现为发热、寒战等症状,通常发生在接触后4-8小时。
日常应避免使用铜制餐具存放酸性食物,接触铜化合物的职业人员需做好防护。若出现急性呕吐伴蓝色分泌物、持续腹痛或尿液变色等情况,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及时进行血液铜浓度检测和驱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