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肝内低回声结节是怎么回事

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肝内低回声结节可能是生理性因素所致,也可能与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脓肿、肝癌等病理性原因有关,需结合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多为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通常无明显症状。超声检查可显示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低回声结节。若体积较大或引起压迫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盐酸普萘洛尔片、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进行干预。

2、肝囊肿

肝囊肿可能与胆管发育异常、创伤或寄生虫感染有关,囊液积聚形成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较小囊肿一般无需治疗,若出现继发感染或体积过大,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抗感染药物,必要时需穿刺引流。

3、肝脓肿

细菌或阿米巴原虫感染可能导致肝组织坏死液化,形成混合性低回声病灶,常伴随发热、肝区疼痛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磷酸氯喹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超声引导下穿刺排脓。

4、肝癌

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在超声中可表现为低回声结节,多伴有甲胎蛋白升高、肝硬化病史等危险因素。确诊需结合增强CT或病理活检,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仑伐替尼胶囊、卡瑞利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

建议发现肝内低回声结节后及时完善增强CT、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日常需避免饮酒,规律作息,遵医嘱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节变化。若出现持续性肝区疼痛、体重下降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就诊肝胆外科或肿瘤科进一步诊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