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碘普罗胺后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观察过敏反应、适当补液、调整饮食、限制活动以及关注特殊人群等。具体需根据个体情况遵医嘱执行,以确保安全。
1、观察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可能对碘普罗胺出现过敏反应,轻度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斑或恶心,通常可自行缓解。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头水肿或血压下降,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并采取急救措施。检查结束后建议在医疗机构观察30分钟以上,确认无异常再离开。
2、适当补液
检查后24小时内应充分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3000毫升,以促进造影剂排泄。但对于心功能不全或肾功能受损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加重心脏或肾脏负担。
3、饮食调整
检查后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或高脂饮食。糖尿病患者需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甲状腺疾病患者应监测甲状腺功能变化,因造影剂可能影响相关指标。
4、限制活动
检查后建议静卧休息30分钟,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穿刺部位需保持清洁干燥,若采用股动脉穿刺,需加压包扎并制动肢体6-8小时,观察是否有血肿或渗血。
5、特殊人群注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前需严格评估风险,造影剂可能通过胎盘屏障或乳汁分泌。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控制者禁用,糖尿病患者使用双胍类药物时,需在检查前后暂停用药48小时。
出现发热、心悸或注射部位疼痛加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后需保留病历资料,便于复诊时提供造影剂使用史。长期反复使用含碘造影剂可能增加肾损伤风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