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通常指含氧量较低、二氧化碳较多的血液,一般存在于体循环的静脉、肺动脉以及胎儿时期的脐动脉中。不同血管的功能和循环路径决定了其运输的血液类型。
1、体循环的静脉
体循环的静脉血管负责将全身各组织代谢后的血液输送回右心房。这类血管包括上下腔静脉及其分支,如四肢的浅静脉、深静脉以及内脏器官的肝静脉、肾静脉等。由于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释放氧气并携带二氧化碳,因此这些静脉内流动的为静脉血。
2、肺动脉
肺动脉是肺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右心室与肺部。右心室收缩时将来自体循环的静脉血通过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运送到左右肺部。肺动脉是人体动脉中唯一运输静脉血的血管,血液在此处完成气体交换后变为富氧血,再经肺静脉返回心脏。
3、脐动脉
胎儿时期通过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脐动脉将胎儿体内代谢产生的静脉血运送至胎盘。脐动脉内含氧量低,含有胎儿排泄的废物。出生后脐动脉闭锁形成脐内侧韧带,此时其运输静脉血的功能随之消失。
需注意肺静脉是运输动脉血的血管,属于例外情况。若存在心血管结构异常或疾病(如法洛四联症),可能导致血液混合,此时需通过超声心动图等医学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