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检通常建议在怀孕6-8周开始,整个孕期的检查频率会随孕周增加而调整。一般分为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三个阶段,具体需根据孕妇健康状况动态安排。
1、孕早期检查
首次产检通常在孕6-8周进行,主要确认宫内妊娠、评估孕囊发育及胎心情况。此时需建立孕期保健手册,完善血常规、尿常规、血型、乙肝五项等基础检查。若存在腹痛或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需提前就诊。
2、孕中期检查
孕13-28周期间每4周检查一次,重点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及母体并发症。此阶段需完成唐氏筛查、胎儿系统超声(大排畸)、糖耐量试验等关键项目。血压、体重、宫高及胎心监测为每次产检常规内容,用于评估妊娠期高血压或糖尿病风险。
3、孕晚期检查
孕28-36周调整为每2周检查一次,36周后需每周检查。晚期着重评估胎位、羊水量及胎盘成熟度,通过胎心监护和生物物理评分监测胎儿宫内状况。临近预产期时需进行B族链球菌筛查及分娩方式评估。
孕妇应遵医嘱定期检查,若出现胎动异常、宫缩频繁或阴道流液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并规律作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不同地区医院的具体检查项目可能略有差异,建议选择固定产检机构以便系统管理孕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