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针灸埋针治疗原理是什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针灸埋针治疗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医经络学说及现代神经调节理论,通常涉及经络刺激、神经反射、整体调节等机制。该方法通过特殊针具留置在特定穴位,产生持续性的良性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1、经络刺激

中医认为埋针通过持续刺激穴位,可激发经络之气,调整气血运行状态。例如在足三里埋针可增强脾胃功能,在内关穴埋针能调节心脏气血,这种刺激能改善局部经气阻滞状态,促进脏腑功能恢复平衡。现代研究显示穴位埋针可改变穴位处生物电活动,影响相关脏腑的生理功能。

2、神经反射

埋针材料对皮下神经末梢产生温和刺激,通过脊髓节段反射影响对应内脏器官。实验表明埋针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如迷走神经兴奋性改变可调整胃肠蠕动。针体留置产生的机械压迫可激活伤害性感受器,引发内源性镇痛物质释放,产生持续镇痛效果。

3、整体调节

埋针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调节作用。临床观察发现埋针能调节血清5-羟色胺、β-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抑郁、疼痛等症状。对于免疫性疾病,埋针可调整Th1/Th2细胞平衡,降低炎症因子表达,这种双向调节作用体现了中医整体治疗的特点。

进行针灸埋线治疗时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评估体质后操作。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埋针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针体移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酸胀、轻微淤血等反应,通常1-3天可自行缓解。患有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局部皮肤感染者不宜进行该疗法。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