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乳牙萌出顺序通常遵循下颌中切牙、上颌中切牙、乳磨牙及尖牙的规律,但个体差异较大。多数婴儿会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长牙,部分可能提前或延后至12个月,均属正常现象。
1、下颌中切牙
下颌中切牙即下门牙,通常是宝宝最早萌出的乳牙,多在6-10月龄时出现。此阶段可能出现流涎增多、牙龈肿胀或情绪烦躁等现象,家长可使用硅胶磨牙棒帮助缓解不适。
2、上颌中切牙
上颌中切牙为上排门牙,一般在8-12月龄时萌出。上下门牙成对生长有助于婴儿初步尝试咀嚼较软的食物,家长需注意避免提供过硬或过黏的辅食,防止误吸风险。
3、乳磨牙及尖牙
第一乳磨牙多在12-16月龄长出,位于口腔后侧,承担主要咀嚼功能。尖牙则在16-20月龄萌出,填补门牙与磨牙之间的空隙。最后萌出的第二乳磨牙通常出现在2-3岁,至此完成20颗乳牙的发育过程。
日常需用指套牙刷清洁乳牙,避免奶瓶龋。若18月龄仍未萌出首颗乳牙,或牙齿排列明显错位、釉质发育异常,建议及时就诊儿童口腔科检查。出牙期间体温不超过38℃且精神良好时,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持续高热需排除其他感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