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是人体内由肿瘤细胞或正常细胞在肿瘤存在时异常产生的一类物质,常见类型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等。这类物质可通过血液、体液或组织检测,主要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及复发监测。
1、定义与来源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直接合成并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分泌的物质。例如,肝癌患者的肝细胞可能大量分泌甲胎蛋白,而胰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可产生糖类抗原19-9。部分标志物也可能在妊娠、炎症等生理或良性病变中暂时升高。
2、常见类型
甲胎蛋白(AFP)与肝癌、生殖细胞肿瘤相关;癌胚抗原(CEA)多见于结直肠癌、肺癌;糖类抗原125(CA125)常用于卵巢癌监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前列腺癌相关。此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小细胞肺癌中常升高。
3、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高危人群筛查、辅助影像学或病理诊断、评估化疗或放疗效果。例如,治疗前后CEA水平变化可反映结直肠癌疗效。术后定期检测CA19-9有助于早期发现胰腺癌复发,但需注意约30%的慢性胰腺炎患者也可能出现轻度升高。
肿瘤标志物检测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综合判断。单项指标升高不能确诊肿瘤,需排除妊娠、肝炎、炎症等干扰因素。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针对性检测项目,避免过度恐慌或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