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并发症通常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室壁瘤以及心源性休克等,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处理。
1、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可能影响心脏电信号传导,导致心跳过速、过缓或不规则。严重时可出现室颤,需通过心电监护及药物干预,如遵医嘱使用胺碘酮片、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2、心力衰竭
梗死区域心肌收缩功能下降,心脏泵血能力减弱,可能引发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常需使用呋塞米片缓解水肿,并联合依那普利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3、心脏破裂
多见于心肌梗死急性期,心室壁薄弱区域因压力破裂,可能引发心包填塞或猝死。此情况需紧急心外科手术修复,术后需严格监测生命体征。
4、室壁瘤
梗死区心肌被纤维组织替代后形成膨出,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可遵医嘱使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必要时进行室壁瘤切除术。
5、心源性休克
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心脏输出量急剧下降,引发血压骤降、器官灌注不足,需通过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注射液)及机械辅助循环支持治疗。
日常需严格控制血压、血脂水平,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若出现胸痛加重、持续气促或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并发症类型后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