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不建议把尿。由于新生儿骨骼、肌肉及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过早把尿可能影响其健康发育,通常建议在婴儿能够自主控制排尿后再进行如厕训练。
新生儿脊柱和髋关节处于快速发育阶段,骨骼较为柔软。把尿时需要将婴儿双腿分开并抬高臀部,这种姿势可能对髋关节产生异常压力,增加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风险。长时间保持该姿势还可能影响脊柱正常生理弯曲的形成。
过早把尿可能干扰婴儿建立正常的排尿反射。新生儿膀胱容量小,每日排尿次数可达20次左右,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强制把尿会打破婴儿自然的排泄节律,影响膀胱括约肌功能的正常发育,反而不利于后期自主如厕能力的培养。
婴儿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把尿时外生殖器暴露容易受凉,且排泄物沾染皮肤可能引发尿布疹。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尿不湿,保持2-3小时更换频率。每次更换时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擦干,可适当涂抹含氧化锌成分的护臀霜。若出现皮肤红肿或破溃,应及时就诊处理。
婴儿喂养应按需哺乳,保证充足液体摄入有助于维持正常排泄。家长应通过观察婴儿表情、动作等信号及时响应其排泄需求,避免通过把尿强行干预。通常在18-24个月龄,当孩子能明确表达如厕意愿且膀胱具备一定储尿能力时,可开始循序渐进的如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