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高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脂肪肝以及胰腺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长期未控制可能危及健康。
1、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过高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易在血管壁沉积,逐渐形成斑块,导致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这种情况可能影响全身血液循环,严重时造成器官供血不足。
2、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若发生在心脏冠状动脉,可能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胆固醇水平长期偏高会导致血管狭窄,心肌缺血缺氧,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3、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受累时,可能引发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会导致脑组织坏死,出现肢体麻木、言语不清、偏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脂肪肝
过量的胆固醇可在肝脏蓄积,干扰脂质代谢,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形成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肝区隐痛、乏力等症状,长期未治疗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肝功能异常。
5、胰腺炎
严重高胆固醇血症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尤其是甘油三酯与胆固醇同时升高时,胰液排出受阻导致胰腺自我消化,引发剧烈腹痛、恶心呕吐,需紧急就医处理。
日常需控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保持规律运动。建议定期监测血脂水平,若已确诊高胆固醇血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汀类药物或依折麦布等调节血脂,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