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可能是急性损伤未恢复、慢性劳损或受凉受潮等原因引起的,常见于体力劳动者或久坐人群。若长期存在腰部酸痛、僵硬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急性损伤未恢复
腰部肌肉在搬抬重物、剧烈运动等情况下可能发生急性拉伤或扭伤。如果未充分休息或治疗不当,可能导致局部炎症反应持续,形成慢性劳损。患者常表现为腰部活动受限、按压痛等,一般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药物缓解症状。
2、慢性劳损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弯腰工作、久坐办公等,易导致腰背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这种反复的机械性刺激会使肌纤维充血水肿,逐渐发展为无菌性炎症。患者可能出现晨起时腰部僵硬、活动后减轻但劳累后加重的特点,日常需加强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动作。
3、受凉受潮
寒冷潮湿环境会引起腰部肌肉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这种情况可能单独引发症状,也可能与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加重病情。建议注意腰部保暖,睡眠时可在腰下垫软枕保持生理曲度。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每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选择合适的硬度床垫,搬运重物时注意使用腿部发力。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有下肢麻木等症状,需及时到骨科就诊排除椎间盘突出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