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肺气肿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气道阻塞以及肺泡结构破坏。其发生与长期吸烟、吸入有害气体或颗粒等因素密切相关,可导致肺功能进行性下降。
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基础是肺部小气道慢性炎症反应引发气道壁损伤,同时蛋白酶与抗蛋白酶失衡导致肺泡间隔断裂。患者典型症状包括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明显,伴有慢性咳嗽、咳痰及喘息。疾病进展时可能出现桶状胸、呼吸音减弱等体征。诊断需结合肺功能检查显示持续性气流受限,胸部CT可见肺气肿样改变及肺大疱形成。急性加重期常由感染诱发,需及时干预。
建议患者严格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注意防范呼吸道感染。日常可进行缩唇呼吸等肺康复训练,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若出现气促加重或痰量增多,应及时就诊评估病情,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症状,延缓肺功能恶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