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何时需要输注血小板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是否需输注血小板,需根据血小板计数、出血风险及临床情况综合判断。当存在活动性出血或需进行侵入性操作时,通常需输注血小板以预防或控制出血。

1、血小板计数极低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⁹/L时,即使未发生出血,也可能需要预防性输注以降低自发性出血风险,尤其是存在感染、发热等高危因素时。若血小板计数在10-20×10⁹/L之间但病情不稳定,医生可能根据个体情况评估输注必要性。

2、活动性出血

若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无法压迫止血,或存在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表现时,需紧急输注血小板。皮肤瘀斑范围扩大或黏膜血疱进展时,也可能需要干预。

3、侵入性操作或手术

进行腰穿、手术等有创操作前,通常需将血小板提升至50×10⁹/L以上。重大手术或涉及关键部位(如眼科、神经外科手术)时,可能需要维持血小板在80-100×10⁹/L水平。

血小板输注需严格遵循临床指征,过量输注可能引发同种免疫反应或输血相关并发症。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常规,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或呕血等严重出血征兆,应立即就医。具体治疗方案需由血液科医生根据病因、出血严重程度及全身状况综合制定,不建议自行决定输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