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结肠炎有哪些危害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结肠炎可能引起肠道溃疡、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贫血、营养不良等危害,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该疾病若未及时控制,还可能增加结肠癌变风险,需积极治疗并定期监测病情。

1、肠道溃疡和出血

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可能形成深浅不一的溃疡,导致反复便血或黏液脓血便。长期慢性失血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需通过血常规检查明确贫血程度。

2、肠穿孔

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溃疡可能穿透肠壁全层,造成肠内容物泄漏至腹腔,引发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发热等腹膜炎症状。这种情况属于急症,需立即通过腹部CT检查确诊,并接受外科手术修补穿孔。

3、中毒性巨结肠

约5%的结肠炎患者可能因炎症波及肠壁神经丛,导致结肠失去蠕动能力并异常扩张。患者会出现腹胀加重、持续高热、心率加快、电解质紊乱等中毒症状,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禁食、胃肠减压及抗感染治疗。

4、营养不良

长期腹泻、腹痛会导致患者食欲下降,同时肠道吸收功能受损,易出现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肌肉萎缩、免疫力降低等问题,需通过肠内营养剂或静脉营养支持改善。

5、癌变风险增加

广泛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者,肠黏膜在反复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可能发生异型增生。据统计,此类患者结肠癌发生率比普通人高5-10倍,建议每年进行结肠镜检查并取活检监测。

结肠炎患者应严格遵循低纤维、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肠道负担。出现持续便血、剧烈腹痛或体重骤降时,需立即到消化内科就诊。病程较长的患者建议每1-2年接受结肠镜及病理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癌前病变。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