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化疗方案主要包括AC方案、TAC方案、TC方案、CMF方案以及新辅助化疗方案等,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分子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AC方案
该方案由阿霉素和环磷酰胺组成,常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两种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DNA复制抑制癌细胞增殖,尤其适用于激素受体阴性患者。治疗期间需监测心脏功能,因阿霉素可能引起心脏毒性反应。
2、TAC方案
包含多西他赛、阿霉素和环磷酰胺三种药物,多用于淋巴结转移或肿瘤直径较大的高风险患者。该方案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协同杀伤癌细胞,但可能引发粒细胞减少,需配合升白针等预防性治疗。
3、TC方案
采用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适用于对心脏功能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多西他赛通过稳定微管结构干扰细胞分裂,常见副作用包括脱发和骨髓抑制,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
4、CMF方案
由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氟尿嘧啶组成,属于传统化疗方案。通过抑制核酸合成发挥作用,目前多用于无法耐受蒽环类药物的老年患者,可能引起消化道反应和口腔黏膜炎。
5、新辅助化疗方案
如TP方案(紫杉醇+顺铂),用于术前缩小肿瘤体积。紫杉醇通过促进微管聚合阻断细胞分裂,可使部分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但可能产生神经毒性导致肢体麻木。
化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肿瘤分期、分子分型(如HER2状态)、患者年龄及基础疾病等因素。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支持,定期评估肝功能、肾功能及骨髓功能。若出现严重骨髓抑制或器官功能损伤,需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方案,所有治疗调整均应在肿瘤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