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球蚴病是一种由棘球绦虫幼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影响人类和食草动物。该病通过接触被虫卵污染的动物粪便或环境传播,常见于畜牧地区,可累及肝脏、肺部等器官,形成囊肿并引发相应症状。
棘球蚴病的病原体为细粒棘球绦虫或多房棘球绦虫。人类通常因误食虫卵而感染,虫卵在肠道孵化后经血液迁移至肝脏、肺等器官,逐渐形成充满液体的包囊。早期感染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囊肿增大可能出现腹痛、咳嗽、黄疸等压迫症状。诊断需结合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及血清抗体检测。治疗方式取决于囊肿大小和位置,较小病灶可采用阿苯达唑等抗寄生虫药物,较大或复杂囊肿需手术切除。
预防棘球蚴病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可能被犬类粪便污染的土壤或水源。畜牧区应加强动物检疫,定期为犬类驱虫。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腹部肿块或持续不适,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囊肿破裂引发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