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出生后水平逐渐下降至正常成人范围。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也可作为某些生殖系统肿瘤的监测指标。
AFP在胎儿发育阶段参与物质运输和调节渗透压,出生后其表达受抑制。健康成人血清AFP浓度通常低于20μg/L,若显著升高需警惕病理状态。约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会出现AFP异常增高,其水平与肿瘤大小和进展相关。此外,妊娠期AFP生理性升高属于正常现象,但异常增高可能与胎儿神经管缺陷有关。睾丸或卵巢生殖细胞肿瘤、肝细胞再生等情况也可能导致AFP升高。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需结合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检测发现AFP升高时,应及时就医完善肝功能、病毒性肝炎筛查及影像学评估。需注意单纯AFP升高不能确诊癌症,需排除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良性疾病。日常应避免酗酒、接触肝毒性物质,慢性肝病患者应定期监测AFP水平。检测结果需由专业医生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切勿自行用药或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