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膀胱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尿痛、血尿、尿频尿急,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腹痛、发热等表现。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尿痛
患者排尿时或结束后可能出现尿道、膀胱区域的灼热感或刺痛感,严重时疼痛可能放射至会阴部。这种症状与膀胱黏膜受损、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尤其在排尿末期疼痛可能加剧。
2、血尿
尿液可呈现洗肉水样、淡红色或暗红色,部分患者伴有血块。出血程度因炎症严重程度而异,可能为全程血尿或终末血尿,需通过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与其他泌尿系统疾病鉴别。
3、尿频尿急
患者每日排尿次数可达10-20次以上,但单次尿量较少,常伴有强烈的尿意感且难以控制。这与膀胱黏膜充血水肿导致膀胱容量减少,以及炎症刺激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有关。
4、下腹痛
部分患者在耻骨上方或下腹部出现持续隐痛或胀痛,按压时疼痛可能加重。疼痛程度通常与炎症范围相关,严重时可影响日常活动。
5、全身症状
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性炎症反应,需警惕感染扩散风险。
出现疑似症状时需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完善尿常规、膀胱镜等检查。治疗期间应避免憋尿,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血尿明显者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及抗感染治疗,禁止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