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有何区别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通常包括来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致病机制不同以及稳定性不同等。两者均属于细菌产生的毒性物质,但具体特性和作用存在差异。

1、来源不同

内毒素主要来源于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成分,在细菌死亡或裂解后释放。外毒素则由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在代谢过程中主动分泌到菌体外,属于活菌释放的毒性蛋白质。

2、化学性质不同

内毒素的化学本质为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多糖组成,耐高温且不易被破坏。外毒素多为蛋白质结构,具有较高的抗原性,高温处理可使其失去毒性。

3、致病机制不同

内毒素通过激活免疫系统释放炎症因子,引发发热、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全身反应。外毒素则具有高度特异性,如破伤风毒素作用于神经细胞引起痉挛,白喉毒素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组织坏死。

4、稳定性不同

内毒素耐高温,需160℃干烤2-4小时才能完全灭活,对化学消毒剂抵抗力较强。外毒素在60-80℃环境中30分钟即可变性失活,甲醛处理可制成保留抗原性的类毒素。

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需通过病原学检查明确毒素类型,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应注意伤口清洁消毒,出现疑似细菌感染症状时及时就医规范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