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可分为不同等级,通常表现为情绪、认知及躯体功能等多方面的异常。1-5分等级的具体表现可能因评估工具不同存在差异,但一般可参考以下分级描述:
1、1分(极轻微):患者可能偶尔出现短暂的情绪低落或兴趣减退,但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社交。此时症状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可通过自我调节或亲友支持缓解,尚未达到临床诊断标准。
2、2分(轻度):情绪低落频率增加,对喜爱的活动兴趣下降,可能出现入睡困难或早醒等轻度睡眠障碍。患者仍能维持基本生活和工作,但效率有所降低,注意力容易分散。
3、3分(中度):持续两周以上的显著情绪抑郁,常伴有食欲改变、体重波动或疲劳感。患者社交活动明显减少,可能出现自责、无价值感等消极思维,工作学习能力下降约30%-50%。
4、4分(中重度):出现明显的躯体化症状如头痛、胃肠不适,伴有强烈的绝望感或自杀念头。认知功能受损导致无法正常工作,可能出现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每日多数时间处于抑郁状态。
5、5分(重度):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可能出现木僵状态或严重自杀行为。常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需立即住院进行强化治疗。
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抑郁症状,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临床医生会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PHQ-9等专业评估工具进行分级诊断,并根据严重程度制定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但切勿自行使用抗抑郁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