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眼药水,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最佳”眼药水。临床常用类型包括人工泪液、抗炎眼药水、促泪液分泌眼药水等,必要时需结合其他治疗方式。
1、人工泪液
人工泪液是干眼症的基础用药,可补充泪液并润滑眼表。常用药物包括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这类药物不含防腐剂或含低毒性防腐剂,适合轻中度干眼症患者长期使用,但需注意每日使用次数不宜超过6次。
2、抗炎眼药水
适用于存在炎症反应的干眼症,如伴有睑缘炎或免疫因素导致的干眼。常用药物包括环孢素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洛度沙胺滴眼液等。其中环孢素滴眼液可抑制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需持续使用2-3个月才能显效。
3、促泪液分泌眼药水
通过刺激泪腺分泌改善症状,如地夸磷索钠滴眼液。该药物通过激活结膜杯状细胞P2Y2受体,促进黏蛋白和水液分泌,适用于中重度干眼症,通常每日使用6次,起效时间约2周。
4、自体血清滴眼液
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重症患者,可采用自体血清制备滴眼液。其成分与天然泪液相似,含多种生长因子和营养成分,但需在无菌条件下定制使用,储存时间不超过7天。
5、手术治疗
极少数严重病例需进行泪小点栓塞术或唾液腺移植术。泪小点栓子可分为可吸收胶原栓和永久性硅胶栓,通过减少泪液排出延长泪膜留存时间,术后需定期复查避免感染。
出现干眼症状建议先进行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等检查明确类型。日常需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环境湿度40%-60%,隐形眼镜佩戴者应缩短佩戴时间。若眼药水使用后出现刺痛加重或视力下降,需立即停用并就诊。所有眼药水均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眼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