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通过规范治疗和日常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并减少复发。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日常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以及生物制剂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案。
1、日常护理
湿疹患者需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化学洗剂、动物毛发等。建议每日使用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状态,沐浴水温应控制在37℃左右,每次不超过10分钟。
2、外用药物
急性期渗出明显时,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可选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慢性肥厚性皮损可配合使用10%尿素软膏改善角化。非激素类药物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等敏感部位。
3、口服药物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可缓解瘙痒症状。对于泛发性湿疹,可短期口服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适用于顽固病例,需严格监测肝肾功能。
4、物理治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适用于慢性顽固性湿疹,通过调节皮肤免疫反应减轻炎症。需注意照射后加强皮肤保湿,避免日晒。
5、生物制剂
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等IL-4/IL-13抑制剂可用于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通过阻断炎症因子通路发挥作用,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湿疹患者应建立长期管理意识,规范用药疗程,避免擅自停药导致复发。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合并细菌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建议记录日常接触物和饮食,帮助识别潜在诱发因素,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