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液病有哪些症状?

杨凌志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血液病通常会出现贫血、出血倾向、感染发热、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脾肿大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随骨痛、皮肤瘀斑等表现。以下是具体分析:

1、贫血

血液病患者常因红细胞生成减少或破坏过多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例如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降低会影响氧气运输,出现活动后气短;再生障碍性贫血则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

2、出血倾向

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时,可能出现皮肤瘀点、鼻出血、牙龈渗血等症状。急性白血病患者因血小板极度低下,可能发生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血友病患者因凝血因子缺乏,易出现关节腔反复出血。

3、感染发热

白细胞异常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败血症。例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因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易反复发生细菌感染;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性发热。

4、淋巴结肿大

淋巴系统受累时,常见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无痛性肿大。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可能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伴随全身浅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质地中等偏硬。

5、肝脾肿大

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疾病会导致髓外造血,引起脾脏显著增大,部分患者可触及肋下肿块。地中海贫血患者因红细胞破坏增加,可能出现脾功能亢进,导致脾脏进行性增大。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疲劳、反复感染或异常出血,建议及时至血液科就诊。需完善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避免自行使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