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并非男性专属疾病,女性也可能患病,但发病率显著低于男性。女性患者通常出现在绝经后,此时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酸排泄减少,患病风险上升。
1、雌激素水平变化
雌激素在绝经前能促进尿酸排泄,绝经后该保护作用减弱,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增加了尿酸盐结晶沉积风险。这种情况多见于50岁以上女性,可能伴随关节晨僵、活动受限等症状。
2、遗传代谢异常
约10%的痛风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若存在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等遗传缺陷,会导致嘌呤代谢紊乱。这类患者可能在更年轻时发病,常伴有痛风石形成。
3、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过量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加之缺乏运动引发的肥胖问题,会显著提高血尿酸浓度。临床数据显示,体重指数超过28的女性痛风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
女性预防痛风需注意保持合理体重,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ml以上,减少高果糖食物摄入。若出现足部第一跖趾关节夜间剧痛、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血尿酸检测和关节超声明确诊断,遵医嘱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