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通常指排便频率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或有不尽感,且症状持续至少三个月。根据罗马IV标准,若存在以下症状中的两项及以上,可称为便秘:
1、排便次数减少
每周排便少于三次,且排便间隔时间延长。肠道蠕动减缓或粪便在结肠停留过久,导致水分过度吸收,形成干硬粪便。
2、排便费力
排便时需过度用力或时间延长。盆底肌协调障碍或直肠敏感性降低时,可能引发排便困难,甚至引发肛裂或痔疮。
3、粪便干硬
粪便呈硬块状或颗粒状,Bristol粪便分型为1-2型。结肠吸收水分过多或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时,会减少粪便体积和含水量。
4、排便不尽感
排便后仍有未排空的感觉。可能与直肠感觉异常、粪便残留或盆底功能障碍有关,需结合肛门指检或影像学检查评估。
5、需辅助排便
长期依赖手法按压腹部或使用开塞露等辅助排便。提示可能存在肠道动力不足、出口梗阻型便秘或神经调节异常。
若上述症状持续影响生活,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肠镜、结肠传输试验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饮水量及运动量,建立规律排便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