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是否严重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情判断。多数情况下,食管炎属于可控制的疾病,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严重并发症。
1、轻度食管炎
常见的反流性食管炎多由胃酸刺激引起,主要表现为反酸、胸骨后烧灼感,通过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联合生活调理,通常可在4-8周缓解。此阶段及时治疗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
2、并发症阶段
病程超过半年未规范治疗者,可能出现食管溃疡、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引发食管狭窄导致吞咽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Barrett食管,这种病理改变存在癌变倾向,需定期胃镜监测。
3、特殊类型食管炎
感染性食管炎(如真菌、巨细胞病毒)或药物腐蚀性食管炎,起病急骤且可能引发食管穿孔、纵隔感染等危急情况。此类患者常需住院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通过内镜下止血或外科手术干预。
若出现持续呕吐咖啡色液体、呕血或突发剧烈胸痛,需立即急诊处理。日常需避免进食过烫、辛辣食物,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超重者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预后。治疗方案需经消化科医生评估后制定,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抑酸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