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卵的常见症状包括月经周期紊乱、基础体温无变化、不孕、异常子宫出血以及激素水平异常等。若长期存在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原因。
1、月经周期紊乱
不排卵时由于缺乏孕激素分泌,可能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经量时多时少,甚至出现闭经。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经前乳房胀痛、腰酸等经前综合征减轻或消失。
2、基础体温无变化
正常排卵后基础体温会上升0.3-0.5℃。无排卵者体温曲线呈单相型,整个周期体温波动不超过0.2℃,这种情况可通过每日晨起测量发现。
3、不孕
这是最直接的临床表现。由于卵泡无法正常发育或排出,精卵无法结合导致受孕困难,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疾病患者。
4、异常子宫出血
长期不排卵会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约30%患者会出现突破性出血,表现为非经期阴道点滴出血或大量出血,严重时可引发贫血。
5、激素水平异常
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可发现促黄体生成素(LH)与促卵泡激素(FSH)比值异常,孕酮水平持续处于卵泡期范围,部分患者伴有雄激素升高表现。
建议存在相关症状的女性在月经第2-4天进行激素六项检测,配合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确诊后可通过克罗米芬、来曲唑等促排卵药物进行治疗,但需在生殖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卵巢过度刺激等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