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的治疗药物一般包括抗生素、止泻药物、补液盐、微生态制剂以及中药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遵医嘱选择。以下为常用治疗药物及方法:
1、抗生素
痢疾多由志贺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抗生素可针对病因治疗。临床常用诺氟沙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通过抑制细菌DNA合成或破坏细胞壁发挥杀菌作用。使用前需进行药敏试验,避免耐药性产生。
2、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可通过吸附病原体和毒素,修复肠道黏膜屏障。需注意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影响药效。严重腹泻者可短期使用,防止过度脱水。
3、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Ⅲ能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纠正脱水状态。对于呕吐严重或无法口服者,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维持体液平衡。
4、微生态制剂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可调节肠道菌群失衡。建议与抗生素间隔3小时服用,确保活菌制剂疗效。
5、中药治疗
黄连素片含小檗碱成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葛根芩连丸等中成药可清热燥湿,缓解里急后重症状。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出现发热、脓血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粪便培养明确病原体类型。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抗生素使用应足疗程,不可自行停药,防止转为慢性痢疾。脱水患者需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儿童及老年人更应注意补液治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