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黄芩主治哪些疾病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黄芩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其主治范围主要包括湿热证、肺热咳嗽、血热出血、疮痈肿毒以及胎动不安等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

1、湿热证

黄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引起的腹泻、痢疾、黄疸等病症。例如湿热下注导致的急性肠炎,可配伍黄连、葛根等药物,缓解腹痛、泄泻等症状。

2、肺热咳嗽

黄芩归肺经,能清泻肺火,适用于肺热壅盛引起的咳嗽、痰黄黏稠、咽喉肿痛等症状。常与桑白皮、浙贝母等配伍,如传统方剂清气化痰丸中便含有黄芩。

3、血热出血

黄芩可凉血止血,对于血热妄行导致的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有辅助治疗作用。临床多与生地、白茅根等凉血药物联合使用。

4、疮痈肿毒

该药能泻火解毒,可缓解热毒引起的皮肤疖肿、口腔溃疡等病症。外用时可研磨成粉调敷患处,或与连翘、金银花等配伍内服。

5、胎动不安

黄芩具有清热安胎的作用,适用于妊娠期因血热引起的胎动不安。常与白术、当归等药物组成安胎方剂,但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用量。

使用黄芩前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用于脾胃虚寒或阴虚津亏者。服药期间若出现腹泻、恶心等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就诊。孕妇及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前需严格咨询专业医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