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洗澡通常需要注意控制水温、缩短时间、保护皮肤以及做好防滑等措施,以降低受凉或皮肤损伤的风险。
1、控制水温
建议将洗澡水温保持在38℃-40℃之间,可用手肘内侧测试水温。水温过高易烫伤皮肤,过低则可能引起受凉。洗澡过程中需及时添加热水维持温度,但不可直接加热水至浴盆内,防止意外烫伤。
2、缩短时间
健康足月新生儿每次洗澡时间控制在5-10分钟,早产儿或体弱婴儿缩短至3-5分钟。冬季建议每周洗澡2-3次,夏季可每日清洗。需注意洗澡后立即用浴巾包裹,避免水分蒸发带走体温。
3、保护皮肤
选择PH值5.5左右的婴儿专用沐浴露,避免使用碱性皂类。清洗时用纱布巾轻柔擦拭,特别注意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婴儿润肤乳,维护皮肤屏障功能。
4、做好防滑
浴盆底部放置防滑垫,家长需全程用前臂托住婴儿头颈部,手掌扶住腋下。洗护用品应放置在触手可及处,避免中途离开取物。沐浴结束后及时清理地面水渍。
日常应注意保持室温26℃-28℃,洗澡前准备好更换衣物。若发现皮肤出现红疹、脱皮等异常情况,应暂停使用洗护产品并及时就诊。每次洗澡后检查脐部是否干燥,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