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一般不会遗传,但可能通过密切接触传播。该疾病属于传染性疾病而非遗传性疾病,其发病主要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有关。
1、肺结核是传染病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病原体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遗传病通常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导致,而结核病的发生与病原体感染直接相关,不具备遗传特性。家族聚集性病例多因共同生活环境导致传染,而非基因遗传。
2、遗传易感性差异
部分人群可能存在基因多态性,导致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应答能力不同。这种易感性差异可能影响感染后的发病概率,但并非直接遗传疾病本身。携带易感基因不代表必然会患病,仍需接触病原体才会引发感染。
3、传播途径影响
密切接触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感染途径。共同居住或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会增加飞沫传播风险,这与遗传无关。新生儿若在产道接触带菌分泌物可能感染,但属于获得性感染而非先天遗传。
若家庭成员确诊肺结核,其他成员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影像学筛查。患者需规范完成6-9个月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保持室内通风、佩戴口罩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接触者出现咳嗽超过2周应及时就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