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引起的出血症状可能包括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出血、压迫症状继发出血以及贫血相关表现。这些症状与肌瘤生长的位置、大小及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密切相关。
1、月经量增多
子宫肌瘤可能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尤其是黏膜下肌瘤会干扰子宫收缩功能,导致月经期出血量明显增加,部分患者每小时需更换卫生巾。
2、经期延长
肌瘤压迫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扩张,可能使正常3-7天的月经周期延长至10天以上,且出血呈现间断性淋漓不尽的特点。
3、不规则出血
约30%患者会出现非经期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或接触性出血,这与肌瘤突出宫腔刺激子宫内膜有关,常见于子宫颈部位肌瘤。
4、压迫继发出血
较大肌瘤压迫膀胱或直肠时,可能引发尿频尿急伴随血尿,或排便困难伴随直肠黏膜损伤性出血,这种出血通常与月经周期无直接关联。
5、贫血相关症状
长期失血可能导致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体征,严重者血红蛋白可低于80g/L,出现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等代偿反应。
若出现异常子宫出血伴月经周期改变,建议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血常规检查。确诊子宫肌瘤后,可根据肌瘤大小和位置选择药物保守治疗、聚焦超声消融或手术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和肌瘤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