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通常会出现突发性关节红肿热痛、痛风石以及发热等全身症状。具体表现存在个体差异,若出现相关症状需尽早就医检查。
1、突发性关节红肿热痛
约70%患者首次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表现为夜间或清晨突发的剧烈疼痛,关节表面皮肤发红、温度升高,常伴明显压痛。症状多在24小时内达高峰,未经治疗可持续3-7天,随着病程进展可能波及踝、膝、腕等关节。
2、痛风石
长期血尿酸水平超标(大于540μmol/L)会导致尿酸钠结晶沉积,形成黄白色结节,常见于耳廓、手指、肘部等部位。较大的痛风石可穿透皮肤形成溃疡,造成关节畸形和活动障碍,X线检查可见典型"穿凿样"骨质破坏。
3、发热等全身症状
急性发作期约30%患者会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反应,体温多在38℃左右。若累及肾脏可能引发腰痛、血尿,严重者可发展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等肾功能异常表现。
建议患者出现关节突发红肿热痛时应立即就诊风湿免疫科,通过血尿酸检测、关节超声或双能CT确诊。日常需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肥胖者应通过合理运动减轻体重。急性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