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妊娠恶阻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妊娠恶阻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需根据具体证型选择,常见包括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痰湿阻滞、气阴两虚等证型,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不同证型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存在差异,治疗时需兼顾止呕与安胎原则。

1、脾胃虚弱证

孕妇脾胃素虚,孕后冲脉气盛,胃失和降,表现为恶心呕吐清水、神疲乏力。治疗以健脾和胃为主,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物如党参、白术、茯苓、砂仁等。若呕吐剧烈,可加生姜、旋覆花降逆止呕。

2、肝胃不和证

情志失调或肝郁化火犯胃,导致呕吐酸水、胸胁胀满。治法宜清肝和胃,方选苏叶黄连汤加减,常用黄连、紫苏叶、竹茹、陈皮等疏肝清热。若伴口干舌燥,可加麦冬、石斛养阴生津。

3、痰湿阻滞证

素体痰湿内盛,孕后冲气上逆,症见呕吐痰涎、脘闷纳呆。治疗需化痰除湿,选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化裁,药物如半夏、茯苓、生姜、厚朴等。若痰湿化热,可加黄芩、竹茹清热化痰。

4、气阴两虚证

久吐伤津耗气,出现呕吐带血、形体消瘦、尿少便干等危重表现。需急以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合增液汤,含人参、麦冬、五味子、玄参等。必要时需配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妊娠恶阻患者需避免自行用药,出现剧烈呕吐、尿酮体阳性等情况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宜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油腻,保持情绪舒畅。中药方剂需根据孕周及体质调整,防止药物伤胎,服药后需密切观察胎动变化。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