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打完预防针后需注意观察不良反应、避免剧烈活动、调整饮食等事项,以降低不适反应的发生风险。
1、观察不良反应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有急性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回家后继续监测体温,若出现低热(小于38.5℃)可物理降温,持续高热或伴有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注射部位红肿直径小于3厘米属正常反应,可用冷敷缓解。
2、避免剧烈活动
接种后24小时内应减少跑跳等大幅度运动,防止因出汗导致注射部位感染。注意避免揉搓或抓挠针眼,洗澡时使用温水冲洗即可,避免长时间浸泡或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
3、调整饮食
接种后三天内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适当增加饮水量。避免食用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按需哺乳。若出现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少量多餐进食米粥等易消化食物。
接种后需保持充足休息,密切观察72小时内的身体变化。若出现持续性哭闹、抽搐、意识模糊或注射部位化脓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携带疫苗接种本前往医院就诊,并向接种单位反馈不良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