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是心电传导系统异常的表现,通常提示左心室激动延迟,可能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原因相关,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1、冠心病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左束支传导纤维缺血性损伤,心电图可见宽大畸形的QRS波群,ST-T改变与原发疾病相关,常伴有胸痛或活动耐力下降。一般需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改善心肌供血。
2、高血压性心脏病
长期血压升高导致左心室肥厚及纤维化,影响左束支传导功能,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室间隔增厚。治疗需控制血压,常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呋塞米片等药物,同时需低盐饮食。
3、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可累及传导系统,造成左束支完全阻滞,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螺内酯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改善心功能,严重者需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4、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心肌炎症反应时,可能造成左束支暂时性或永久性损伤,多伴有肌钙蛋白升高及发热症状。急性期需使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维生素C注射液等营养心肌,同时卧床休息。
5、主动脉瓣疾病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可能继发左束支阻滞,心脏听诊可闻及杂音。需根据病情选择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或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心电图。
出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需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部分患者可能进展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建议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