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患者一般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局部用药、物理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若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进行局部封闭治疗或手术干预。
1、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这类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疼痛和肿胀。用药期间需注意胃肠道刺激等副作用,建议餐后服用。
2、局部外用药物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外用制剂可直接作用于患处,通过皮肤渗透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且全身副作用较少。需避开破损皮肤部位使用。
3、肌松药物治疗
盐酸乙哌立松片、氯唑沙宗片等肌松药可缓解筋膜炎症引起的肌肉痉挛和僵硬,常与抗炎药联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应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4、中成药调理
活血止痛胶囊、云南白药胶囊等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需注意辨证用药,避免与西药成分重复使用。
5、局部封闭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医生可能采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进行痛点封闭,直接阻断疼痛信号传导。该操作需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反复注射需间隔2-4周。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注意劳逸结合。急性期建议局部冷敷,慢性期可采用热敷或红外线理疗。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活动受限,应及时到骨科就诊,通过超声检查明确筋膜损伤程度。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特别是激素类药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