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哈喇子在医学上称为流涎,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口腔溃疡、面神经炎、脑血管疾病等病理性因素有关。若长期存在异常流涎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婴儿长牙期间或成年人看到食物时,口腔受刺激会反射性分泌唾液增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这类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及时擦拭保持清洁即可。
2、口腔溃疡
口腔黏膜破损引起的疼痛会影响吞咽功能,导致唾液在口腔内滞留。患者可能同时出现进食疼痛、局部红肿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西地碘含片、西瓜霜喷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促进愈合。
3、面神经炎
病毒感染或受凉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可能导致患侧面部肌肉瘫痪、口角歪斜,影响唾液正常吞咽。急性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泼尼松片、阿昔洛韦片、甲钴胺片等药物治疗。
4、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若损伤吞咽中枢,可能出现流涎、言语不清、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急症,需立即送医进行溶栓、取栓或降颅压等针对性治疗。
日常需注意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流涎。若流涎伴随面部麻木、吞咽困难、头痛等症状,或持续时间超过1周未缓解,建议到神经内科或口腔科就诊,通过颅脑CT、肌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