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病情较轻且进展缓慢,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损害。该病的预后与病理分期、蛋白尿水平、治疗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部分患者早期可能仅有少量蛋白尿,肾功能长期保持稳定,这类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但若未及时干预,随着病情进展,可能逐渐出现血肌酐升高、水肿加重,甚至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此外,约30%的患者可能自发缓解,而其余患者需要积极治疗以控制病情。
对于膜性肾病的治疗,需根据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和肾功能制定方案。若尿蛋白大于3.5g/天且存在低蛋白血症,通常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或利妥昔单抗等。同时配合ACEI/ARB类药物减少蛋白尿,并注意防治血栓、感染等并发症。日常生活中应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建议确诊膜性肾病的患者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若出现尿泡沫增多、下肢水肿或血压升高等症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以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