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脱疽是什么病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脱疽是中医病名,相当于西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于周围血管疾病范畴。其本质是四肢中小动静脉发生慢性炎症性、节段性闭塞病变,常见于下肢末端。

1、疾病定义

脱疽主要因寒湿侵袭、气血凝滞导致四肢末端血管发生闭塞性病变。早期表现为患肢发凉、疼痛,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因组织缺血坏死导致肢端发黑、溃烂,甚至需要截肢。该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与长期吸烟密切相关。

2、病理机制

寒冷刺激、烟草中的尼古丁等因素会引起血管痉挛和内皮损伤,继而触发免疫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增厚、血栓形成。随着血管管腔逐渐闭塞,肢体远端供血持续减少,最终引发肌肉萎缩、皮肤溃疡和坏疽。中医认为这与阳气不足、脉络瘀阻密切相关。

3、治疗原则

早期可通过活血化瘀类中药(如脉络宁注射液、血府逐瘀胶囊)配合西药血管扩张剂(前列地尔、贝前列素钠)改善循环。严重缺血期需进行血管介入治疗或自体干细胞移植,出现不可逆坏死时需手术清创。无论何期都必须严格戒烟,避免病情恶化。

患者出现下肢发凉、静息痛或皮肤颜色改变时,应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通过血管超声、CTA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需注意肢体保暖,避免外伤,坚持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截肢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