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夜跑的十大禁忌是什么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夜跑需要注意避免空腹或过饱、忽视热身、穿着不当等禁忌,以免影响健康或引发意外。以下是夜跑时常见的十大禁忌及注意事项:

1、空腹或过饱跑步

空腹跑步可能导致低血糖,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刚吃完饭立即跑步则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建议饭后1~2小时再进行夜跑,或在跑前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

2、忽视热身运动

未充分热身容易导致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跑步前应进行5~10分钟动态拉伸,如高抬腿、弓步压腿等,帮助激活肌肉群。

3、选择不安全路线

昏暗、人迹罕至的区域存在安全隐患。应优先选择有路灯的公园步道或专用跑道,避免在机动车道或施工路段跑步。

4、穿着深色衣物

夜间能见度低,深色衣服不易被车辆识别。建议穿着带有反光条的荧光色运动服,必要时佩戴头灯或反光手环。

5、佩戴降噪耳机

完全隔绝环境音可能无法察觉车辆鸣笛或异常声响。可使用骨传导耳机,或将音量控制在能听到周围声音的范围内。

6、过度追求速度

夜间视线受限,突然加速易导致绊倒或碰撞。建议维持匀速慢跑,配速可比白天训练降低10%~15%。

7、忽视天气状况

雨天路面湿滑,雾天能见度低,极端天气应暂停夜跑。夏季需注意防蚊,冬季需做好颈部、手部保暖。

8、跑步时间过晚

超过22点运动会刺激交感神经,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建议将夜跑时间安排在晚饭后1小时至21点之间。

9、单独行动

女性或偏僻路段跑步时,尽量结伴而行。可随身携带哨子等报警装置,并提前告知家人跑步路线和预估返回时间。

10、不及时补充水分

夜间空气湿度较低,跑步时需每20分钟补水100~150ml,避免脱水。结束后可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夜跑后应进行10分钟静态拉伸,重点放松小腿、大腿后侧肌群。若出现胸闷、关节疼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检查。建议定期更换跑步路线,保持运动新鲜感的同时提高安全意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