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手术的具体操作方式需根据损伤类型和程度进行选择,常见方法包括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术、缝合术、部分切除术及移植术等。若半月板损伤较轻,可优先选择修复性手术;若损伤严重或无法修复,则需考虑切除或移植。
1、关节镜手术
患者通常采取仰卧位,在膝关节周围做2-3个直径约0.5cm的小切口。通过关节镜镜头和微型器械探查半月板损伤范围,评估撕裂类型及稳定性。此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轻度半月板磨损或小范围撕裂。
2、半月板修整术
对于不完全撕裂或瓣状撕裂,医生会使用射频汽化仪或刨削器将不稳定、游离的半月板碎片清除,并修整边缘使其恢复平滑。术后需佩戴支具固定4-6周,避免早期负重。
3、半月板缝合术
若撕裂位于血供较丰富的红区或红白区交界处,可在关节镜下使用全内缝合器械或由内向外缝合技术,将撕裂的半月板边缘重新固定至关节囊。术后需严格限制膝关节活动6-8周以促进愈合。
4、半月板部分切除术
当出现复杂桶柄样撕裂、放射状撕裂或合并严重退变时,需切除无法保留的半月板组织,尽量保留10%-15%的半月板宽度以维持关节稳定性。术后3天内可开始膝关节屈伸锻炼。
5、半月板移植术
适用于半月板完全缺失且关节软骨完好的年轻患者,通过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恢复关节功能。需精确匹配尺寸,采用骨栓固定或缝合固定技术,术后需配合生物制剂促进移植物存活。
术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等康复锻炼,6周内避免深蹲、跳跃等动作。建议术后1、3、6个月定期复查MRI评估恢复情况,若出现关节肿胀、交锁等症状需及时复诊。